四隩
基本解釋
亦作“四奧”。1.四方的邊遠地區。《書·禹貢》:“九州攸同,四隩既宅。”《后漢書·蔡邕傳》:“洪源辟而四隩集,武功定而干戈戢。”《南齊書·樂志》:“澄明臨四奧,精華延八鄉。”
(2).引申為四方的鄰國。 南朝 宋 顏延之 《赭白馬賦序》:“五方率職,四隩入貢。”
(3).四方邊遠地區的人。《文選·左思<吳都賦>》:“於是樂只衎而歡飫無匱,都輦殷而四奧來暨。” 李善 注:“四隩來暨,言四方之人皆來。”《周書·文帝紀上》:“今圣明御運,天下清夷,百寮師師,四隩來暨。”
成語(Idiom):四隩 (sì xùn)
發音(Pronunciation):sì xù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四個方向都有阻隔的困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四隩是指四個方向都有障礙物,無法前進或逃離的困境。比喻陷入困境,束手無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無法逃脫困境、陷入困境的情況。可以用于描述個人生活中的困境、工作中的難題,或者是國家面臨的困境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四隩最早出自《左傳·昭公二十三年》:“四隩,亡國之象也。”這里指的是楚國四面受敵,四個方向都有敵人的入侵,預示著楚國面臨亡國的危機。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隩的結構是“數詞 + 隩”,其中“隩”表示阻隔、困境。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因為負債累累,陷入了四隩之境。
2. 這個項目面臨著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的四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四隩”與四個方向的障礙物聯系起來,形成圖像記憶。例如,想象自己被四面圍住,無法逃脫。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相關的成語,如“三思而行”、“一籌莫展”等,以豐富自己的成語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游戲中遇到了四個怪物,無論我怎么跑都無法逃脫,真是四隩啊!
2. 初中生:我數學考試考得很糟糕,老師批評了我,父母也不滿意,我感覺自己陷入了四隩之境。
3. 高中生:面對高考的壓力,我感到四面楚歌,無法集中精力復習,真是四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