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豹
成語(Idiom):伏豹
發音(Pronunciation):fú b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隱藏在暗處、不露聲色的人或勢力,也可形容隱藏實力、不輕易暴露的情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伏豹一詞源自于《詩經·小雅·車攻》:“伏豹既執,有猋之勢。”其中“伏豹”指潛伏在深山中的豹子,它雖然隱藏在暗處,但卻具備強大的攻擊力量。因此,成語“伏豹”用來形容隱藏在暗處、不露聲色的人或勢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隱藏實力、不輕易暴露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人或某勢力暗中積聚實力,準備時機成熟時一舉發力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伏豹”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狩獵活動。在古代,豹子是一種非常兇猛的野獸,它們通常潛伏在深山中,等待獵物的到來。因此,人們常常用“伏豹”來形容隱藏在暗處、不露聲色的人或勢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平時看起來很平靜,但實際上他是一個伏豹,一旦發起攻擊,無人能敵。
2. 這個組織一直在暗中積聚實力,他們是一支伏豹,等待著最佳時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豹子隱藏在暗處,等待時機的形象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伏豹躲在草叢中,靜靜等待著獵物的到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藏龍臥虎”、“暗度陳倉”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6-12歲):小明平時看起來很安靜,但他是一個伏豹,一旦打架,就能打敗很多人。
中學生(13-18歲):這個團隊一直在暗中訓練,他們是一支伏豹,等待著比賽的到來。
大學生(19-22歲):這個公司一直在暗中研發新產品,他們是一支伏豹,等待著市場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