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缺
成語(Idiom):員缺
發(fā)音(Pronunciation):yuán quē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才匱乏,職位上缺少合適的人選。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員缺是由“員”和“缺”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員”指的是人員,特指有才能的人;“缺”指的是缺乏、不足。合在一起,員缺表示人才匱乏,職位上缺少合適的人選。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員缺常用于形容某個職位上缺少合適的人才,或者某個領域中缺乏有才能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員缺這個成語最早出現(xiàn)在《后漢書·馬援傳》中的記載。故事說,東漢末年,馬援在擔任征東將軍的職位上,因為戰(zhàn)功卓著,被封為安定侯。當時,有人向馬援推薦一位有才能的人來擔任官職,但馬援卻說:“我這個侯爵沒有員缺。”意思是說,他這個職位上沒有缺少合適的人才。從此,員缺成為了一個形容人才匱乏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公司一直員缺,急需尋找新的技術人才。
2. 這個職位一直員缺,很難找到合適的人選。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員缺”拆分為“員”和“缺”兩個部分記憶。同時,可以想象一個職位上只有一個人員的情景,這個職位上缺少了其他合適的人選,形成了“員缺”的情況。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與人才、招聘相關的成語,如“人才輩出”、“人才濟濟”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上的班長要轉學了,班里員缺了一個班長。
2. 初中生:我們學校的音樂社團要舉辦演出,但是員缺一位優(yōu)秀的主唱。
3. 高中生:我們班上的數(shù)學老師要休假,員缺了一位數(shù)學老師。
4. 大學生:我們學院要舉辦學術講座,但是員缺一位有經驗的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