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德
基本解釋
(1).五德之一。以五行中的火來附會王朝歷運的稱火德。《史記·秦始皇本紀》:“ 始皇 推終始五德之傳,以為 周 得火德, 秦 代 周 德,從所不勝。” 張守節(jié) 正義:“ 秦 以 周 為火德。能滅火者水也,故稱從其所不勝於 秦 。”《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火德既微,運纏大過。” 李善 注:“火德,謂 漢 也。 班固 《漢書·高紀贊》曰:‘旗幟尚赤,協(xié)于火德。’” 宋 周密 《齊東野語·用事切當》:“ 淳熙 中, 孝宗 及皇太子朝上皇於 德壽宮 ,置酒賦詩為樂,從臣皆和。 周益公 ( 必大 )詩云:‘一丁扶火德,三合鞏皇基。’蓋 高宗 生于 大觀 丁亥, 孝宗 生于 建炎 丁未, 光宗 生于 紹興 丁卯故也。” 清 袁枚 《赤壁》詩:“ 漢 家火德終燒賊,池上蛟龍竟得云。”
(2).火的功能。 唐 劉禹錫 《武陵觀火》詩:“火德資生人,庸可一日無?” 明 茅元儀 《火藥賦》:“五材并用,火德最靈,秉熒惑之精氣,酌朱雀之權(quán)衡。”
(3).指熱力。 南朝 梁 沉約 《五引曲·徵引》:“滔滔夏日火德昌,八音備舉樂無疆。” 唐 皎然 《酬薛員外誼苦熱行見寄》詩:“火德燒百卉,瑤草不及榮。”
(4).稱南岳之神。 宋 姜夔 《鐃歌吹曲·沅之上》:“岧岧鎮(zhèn)山,火德之紀,真人方興,百神仰止。”
成語(Idiom):火德(huǒ dé)
發(fā)音(Pronunciation):[huǒ d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品德高尚,具有熱忱和正直的品質(zhì)。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火德由“火”和“德”兩個字組成。火象征熱情和能量,德表示品德和道德。火德形容一個人熱情高尚,具有正直、真誠和善良的品質(zhì)。這個成語強調(diào)了一個人內(nèi)心燃燒的熱情和他對待事物的態(tài)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具有熱忱和正直的品質(zhì)。可以用來贊美一個人對待工作、生活和人際關(guān)系的積極態(tài)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德充符》中有一則寓言故事,講述了一個熱心腸的人為了救火,不顧個人安危,最終被封為“火德”。這個故事傳承至今,成為了形容人的品德高尚的成語。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火德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名詞“火”和名詞“德”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火德之人,對待工作總是充滿熱情和責(zé)任心。
2. 她的火德讓她贏得了同事們的尊重和喜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記憶的方法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內(nèi)心燃燒著火焰,象征著他的熱情和正直的品德。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xué)習(xí)與品德和道德相關(guān)的成語,如“德才兼?zhèn)洹薄ⅰ爸臼咳嗜恕钡取?/p>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我覺得爸爸是一個火德之人,因為他總是很熱心地幫助別人。
2. 初中生:老師告訴我們要做一個火德之人,要對待學(xué)習(xí)和生活充滿熱情和誠實。
3. 高中生:我希望將來成為一個火德之人,用我的熱情和正直的品德影響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