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駒
基本解釋
◎ 馬駒 mǎjū
[foal] 馬的幼畜,尤指一歲以下的小馬
英文翻譯
1.horse colt; colt; foal
詳細解釋
(1).幼小的馬;少壯的馬。 宋 蘇軾 《塵外亭》詩:“馬駒獨何疑,豈墮山鬼計。” 明 宋應星 《天工開物·攻稻》:“牛犢馬駒,惟人所使。” 柯巖 《奇異的書簡·美的追求者》:“兩匹小馬駒在陽光下的山坡上互相追逐,撒歡打滾。” 趙燕翼 《馴馬坡》:“一對牙的馬駒子不合套,更應當抓緊調教。” 沉凱 《古瑪河春曉》第二章:“我放牧的馬群,都是剛從別的馬群里挑出來的馬駒子,沒來得及打火印。”
(2).大蟻的別名。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蟲二·蟻》:“大蟻喜酣戰,故有馬駒之稱。”
(3).草名。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菜二·菥蓂》:“大薺、大蕺、馬辛。諸名不可解, 吳普 《本草》又云,一名析目,一名榮目,一名馬駒。”
成語(Idiom):馬駒(mǎ jū)
發音(Pronunciation):mǎ j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小馬崽子,比喻年輕有為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馬駒是指小馬崽子,因為小馬崽子年輕有活力,所以馬駒也常用來形容年輕有為的人。這個成語主要用來形容年輕人的才華、能力和潛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于贊美、鼓勵年輕人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展現出的優秀才華和潛力。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年輕人有出色的表現或成就。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馬駒”最早出現在《史記·卷六十四·范雎蔡澤列傳》中,原文是:“少者少力,直待壯士猛士,中間之人,馬駒也。”這里的“馬駒”是指年輕有為的人。后來,這個成語被廣泛使用,并成為了中國文化中的一個常用表達。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部分是“馬駒”,沒有其他修飾成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年輕的科學家真是個馬駒,他的研究成果讓人刮目相看。
2. 我們公司的馬駒們正在為新項目做出巨大貢獻。
3. 這位年輕的藝術家是個真正的馬駒,他的作品受到了廣泛的贊揚。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想象一匹年輕有活力的小馬在草原上奔跑,這個形象可以幫助你記住“馬駒”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與馬有關的成語,如“千里馬”、“騎虎難下”等,以擴展對于成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生:小明是我們班的馬駒,他總是跑得最快。
2. 小學生:我弟弟是個小馬駒,他在學校里成績很好。
3. 中學生:我班上有個同學是個馬駒,他在數學競賽中拿到了第一名。
4. 大學生:他是個真正的馬駒,他在大學里不僅學習成績優秀,還參與了很多社會實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