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衢
基本解釋
(1).通五方的大路。《管子·臣乘馬》:“今君立扶臺,五衢之眾皆作。” 唐 權德輿 《放歌行》:“雙闕煙云遙靄靄,五衢車馬亂紛紛。” 唐 崔峒 《送張芬東歸》詩:“喧喧五衢上,鞍馬自驅馳。”
(2).謂枝杈五出。《山海經·中山經》:“ 少室 之山,百草木成囷。其上有木焉,其名曰帝休,葉狀如楊,其枝五衢。” 郭璞 注:“言樹枝交錯,相重五出,有象衢路也。” 南朝 梁 簡文帝 《相宮寺碑》:“雪山忍辱之草,天宮陁樹之花,四照芬吐,五衢異色。”
成語(Idiom):五衢(wǔ qū)
發(fā)音(Pronunciation):wǔ q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五條道路的交匯處,形容交通繁忙的地方。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五衢是指五條道路的交匯處,原指交通繁忙的地方,后來引申為形容事物繁多、紛雜的場所或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五衢一詞通常用于描述交通繁忙的地方,也可以用來形容事物繁雜、多樣的場所或情況。可以用于描述市中心的繁華地段、交通擁堵的路口,也可以用于形容一篇文章內容豐富、琳瑯滿目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哀公十三年》:“君子曰五衢,小人曰四衢。”這句話是出自《左傳》中的一則故事。當時,魯國的哀公問左師:“五衢之言,何謂也?”左師回答:“君子稱之為五衢,小人稱之為四衢。”意思是君子將道路交匯的地方稱為五衢,而小人則稱之為四衢。這個故事后來被引申為形容交通繁忙的地方。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那個地方是城市的五衢,車來車往,非常繁忙。
2. 這篇文章內容豐富多樣,真可謂是一篇五衢之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五衢”與交通繁忙的場景聯系起來進行記憶。想象一下五條道路交匯的繁忙路口,以及路口周圍的車輛和行人,幫助記憶“五衢”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交通相關的成語,例如“車水馬龍”、“車載斗量”等,以及與繁雜、多樣相關的成語,例如“百花齊放”、“千姿百態(tài)”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學校門口的五衢上,車輛來來往往,非常熱鬧。
2. 初中生:市中心的五衢是購物的好地方,有很多商店和人們。
3. 高中生:這本書的內容真是五衢之作,包含了各種不同的觀點和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