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麥
基本解釋
麥的一種。 唐 杜甫 《送蔡希魯都尉還隴右》詩:“ 漢 使 黃河 遠, 涼州 白麥枯。”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中:“ 竇氏 子言家方盛時,有奴厚斂羣從數宅之資,供白麥麵,醫云:‘白麥性平。’由是恣食不疑。”
成語(Idiom):白麥
發音(Pronunciation):bái mà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沒有經過磨難、痛苦的生活,沒有經過錘煉的人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白麥這個成語中的“白”指的是沒有經歷過磨難,沒有受到過傷害,而“麥”則代表生活。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生活沒有經過磨練,沒有經歷過困難和挫折,因此缺乏真實的體驗和積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某人沒有經歷過困難和挫折,對生活缺乏真實感知和理解。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戰國策·趙策一》中記載了一個故事,趙國的大夫白麥因為沒有經歷過病痛和苦難,所以他對生活缺乏真實的認識。他在趙國國君面前說自己的生活非常幸福,沒有病痛之苦。國君聽后,覺得白麥沒有經歷過病痛的折磨,對生活缺乏真實的理解,因此不信任他。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 + 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生活在象牙塔中,對于真實的社會問題一竅不通,真是個白麥。
2. 這個年輕人沒有經歷過困難和挫折,他的人生還是個白麥。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白麥”與“沒有經過磨難的生活”聯系起來,想象一顆沒有經過磨碎的麥子,沒有經歷過困難的生活就像這顆麥子一樣沒有價值。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一帆風順”、“平步青云”等,了解更多關于人生經歷和成長的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妹妹一直被爸爸媽媽寵著,她的生活太白麥了,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怎樣的。
2. 初中生:他從小到大都沒有受過什么苦,生活太白麥了,對于困難和挫折一無所知。
3. 高中生:這個富二代沒有經歷過實際的工作和掙錢的過程,他的人生就是個白麥,缺乏真實的體驗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