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知
征知(zhēng zhī)
發音:zhēng zhī
基本含義:征知是一個古代成語,表示通過征詢他人的意見來獲取知識或解決問題。
詳細解釋:征知由兩個字組成,征和知。征指征詢、詢問,知指知識、了解。征知的含義是通過向他人征詢意見或知識來增加自己的知識或解決問題。這個成語強調了在學習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要善于向他人請教和傾聽意見,并從中獲取知識和經驗。
使用場景:征知常用于描述一個人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善于向他人請教和傾聽意見的態度和行為。可以用于表揚一個人的謙虛、虛心和好學精神,也可以用于鼓勵他人向他人請教和傾聽意見來增長知識。
故事起源:征知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史記·魏公子列傳》中的一個故事。故事講述了戰國時期,魏國公子列因為年輕氣盛,自以為聰明而不肯向他人請教,結果在一次戰斗中失敗了。之后,他向老師請教,老師告訴他“征人之知,則知之”,意思是通過向他人請教來獲取知識。公子列從此改變了態度,向他人請教,最終成為了一個聰明智慧的人。
成語結構:征知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動詞是征,賓語是知。
例句:
1. 他在學習中總是征知他人的意見,進步很快。
2. 老師常常鼓勵我們征知他人的經驗,不要自以為是。
記憶技巧: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征知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一個知識的山上,他向周圍的人征詢知識,然后從他們那里獲取了很多知識,最終站在了更高的山頂上。這個形象可以幫助記憶征知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征知相關的成語,如征求、知己知彼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寫作文的時候,經常征知爸爸媽媽的意見,這樣可以寫得更好。
2. 初中生:老師經常鼓勵我們征知他人的經驗,這樣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學習。
3. 高中生:在備考期間,我會征知其他同學的學習方法和經驗,以便更好地備考。
4. 大學生:在研究生階段,我會征知導師和其他專家的意見,以便提高研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