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顙
基本解釋
白額。古人認為不祥之物。《莊子·人間世》:“故解之以牛之白顙者,與豚之亢鼻者,與人有痔病者,不可以適河。” 陳鼓應 今注:“白顙,白額。”
成語(Idiom):白顙(bái nǎn)
發音(Pronunciation):bái n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面色蒼白,額頭上有皺紋,表示憂愁、焦慮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白顙是由“白”和“顙”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白指面色蒼白,顙指額頭上的皺紋。白顙形容一個人因為憂愁、焦慮而面色蒼白,額頭上有皺紋的樣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一般用來形容人因為憂愁、焦慮而面色蒼白、愁眉苦臉的樣子。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困境中,面對重大困難或壓力時的表情和心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項羽本紀》記載了楚漢戰爭時期,劉邦的大將項羽面對強大的敵人秦軍,形勢十分嚴峻。有一次,劉邦親自上陣,率領軍隊與項羽一起作戰。在戰斗中,劉邦看到項羽面色蒼白,額頭上有皺紋,非常焦慮和憂愁。于是,劉邦對他說:“君為天下英雄,怎么會有白顙之憂呢?”這句話意思是說,作為天下英雄的你,怎么會有面色蒼白、愁眉苦臉的憂愁呢?這個故事就是白顙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最近工作壓力很大,整天白顙著臉。
2. 考試前,他緊張得白顙了一整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因為憂愁、焦慮而面色蒼白,額頭上有皺紋的樣子,然后將這個形象與“白顙”的發音進行聯想,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情緒、面部表情相關的成語,如“愁眉苦臉”、“面如土色”等,來豐富對情感表達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考試沒考好,回家的時候白顙著臉。
2. 初中生:他因為家里的變故,整天白顙著臉,心情很不好。
3. 高中生:高考前的緊張讓他整天白顙著臉,無法放松。
4. 大學生:他因為找不到實習工作而愁眉苦臉,整天白顙著臉。
5. 成年人:工作壓力大,他整天白顙著臉,需要找到放松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