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司
基本解釋
(1). 唐 代設于東都 洛陽 的官署總稱。 唐 韓愈 《送侯參謀赴河中幕》詩:“東司絶教授,游宴以為恒。” 唐 白居易 《再授賓客分司》詩:“分命在東司,又不勞朝謁。”
(2).亦作“ 東廝 ”。指廁所。 宋 無名氏 《張協狀元》戲文第四五出:“夫人,生得好時,討來早辰間侍奉我門湯藥,黃昏侍奉我門上東司。”《古今小說·史弘肇龍虎君臣會》:“定眼再看時,卻是 史 大漢跧蹲在東司邊。”《醒世恒言·李汧公窮邸遇俠寄》:“原來 支成 登東廝去了。”
成語(Idiom):東司(dōng sī)
發音(Pronunciation):dōng s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貪婪、貪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東司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東”指向東方,表示遠離,而“司”指管理、掌管。這個成語原本指的是遠離管理,即指一個人遠離管理崗位,不負責任,但現在主要用來形容一個人貪婪、貪心的心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貪婪欲望,特別是對金錢和權力的貪求。它可以用在各種場景中,如描述一個人貪圖不義之財、不擇手段地追逐權力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東司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據說,古代有一個官員負責管理東方的事務,但他貪婪貪心,不負責任,只顧追求自己的私利,不顧百姓疾苦。因此,人們用“東司”來形容一個人貪婪、貪心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東司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不涉及復雜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商人真是個東司,總是想方設法賺更多的錢。
2. 他為了追求權力,不擇手段,真是個東司。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東司這個成語可以通過以下方法:
1. 將“東”字與遠離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遠離管理崗位。
2. 將“司”字與掌管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貪婪地掌管著財富和權力。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更多成語和其用法,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對糖果真是個東司,總是不肯分享給別人。
2. 初中生:這個政客真是個東司,為了爭奪權力不擇手段。
3. 高中生:她對名牌包包真是個東司,總是追求更多的奢侈品。
4. 大學生:他為了追求金錢,不擇手段地投機倒把,真是個東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