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鉛
基本解釋
(1).指點勘書籍用的朱砂和鉛粉。亦借指校訂之事。 唐 韓愈 《秋懷詩》之七:“不如覷文字,丹鉛事點勘。” 宋 秦觀 《春日雜興》詩之二:“丹鉛費永晷,麴糵毆深愁。”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丹鉛新錄》:“ 楊 子 用修 拮據墳典,摘抉隱微,白首丹鉛,厥功偉矣!”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六二:“著書不為丹鉛誤,中有風雪老將心。”
(2).胭脂和鉛粉。古代婦女化妝用品。 宋 陸游 《探梅》詩:“高標元合著山澤,絶艷豈復施丹鉛。”
(3).借指婦女。《剪燈馀話·江廟泥神記》:“奴等蒲柳陋姿,丹鉛弱質。”
成語(Idiom):丹鉛
發音(Pronunciation):dān qi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文章或書畫的墨跡或字跡紅潤明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丹鉛是由“丹”和“鉛”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丹”指的是朱砂,是一種紅色的顏料,常用于書畫中;“鉛”指的是鉛筆,是一種用鉛制成的書寫工具。丹鉛比喻文章或書畫的墨跡或字跡紅潤明麗,形容文筆或字跡優美動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丹鉛一詞常用于贊美文筆優美的文章或書法、繪畫作品。也可以用于形容人寫字或畫畫的水平高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世說新語·文學》中有一則故事與丹鉛有關。據說東晉時期的書法家王羲之在寫字時,常用朱砂和鉛筆一起使用,使字跡紅潤明麗。后來,人們就用“丹鉛”來形容他的書法。因此,“丹鉛”成了贊美文筆或字跡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字跡紅潤如丹鉛,令人贊嘆不已。
2. 這幅畫的墨跡紅潤明麗,堪比丹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丹鉛”與紅色的朱砂和鉛筆聯系起來,想象使用丹鉛寫字或畫畫的場景,這樣可以更容易記住其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文學、書法、繪畫相關的成語,如“墨守成規”、“筆耕硯田”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的批改作業的字跡紅潤明麗,就像丹鉛一樣美麗。
2. 初中生:我喜歡讀楊絳的散文,她的文字紅潤如丹鉛,讓人陶醉其中。
3. 高中生:這幅書法作品的墨跡紅潤明麗,堪比丹鉛,真是一手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