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閽
成語(Idiom):庖閽(páo hūn)
發音(Pronunciation):páo h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廚師和門房。比喻各司其職,互不干涉。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庖閽,古代宮廷中的兩個職位,庖廚和閽者。庖廚是負責烹飪的,閽者是負責看守門戶的。庖閽兩個職位各司其職,互不干涉,相互配合,各盡其責。因此,庖閽成語比喻各司其職,不互相干涉。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庖閽這個成語多用于形容不同崗位或不同職責的人各司其職,互不干涉,相互配合。可以用來表達組織或團隊內部各個成員各自負責,互相協作的情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宣公十四年》記載了一個故事,楚國有一位名叫庖閽的人,他既能烹飪美食,又能看守門戶,能夠勝任兩個職位。后來,人們就用“庖閽”來比喻各司其職,互不干涉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庖閽是由兩個詞組成的,庖和閽。庖指廚師,閽指門房。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個團隊中,每個人都庖閽各自的工作,互相配合。
2. 在公司中,各個部門庖閽,共同推動了項目的順利進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庖閽”聯想成一個廚師在廚房里忙碌地烹飪美食,而門房則在門口看守門戶。這樣的畫面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比如“各司其職”,“各盡其責”等,以擴展對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上的同學都庖閽自己的事情,互相幫助,班級氣氛很好。
2. 初中生:在學校的社團活動中,每個人都庖閽自己的角色,共同創造了精彩的表演。
3. 高中生:在學習中,我們要庖閽各自的學科,互相學習,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