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閤
成語(Idiom):郡閤
發音(Pronunciation):jùn g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官署、衙門。泛指政府機關、官方機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郡,古代行政區劃的一種,相當于州;閤,指官署的大門,也指官署。郡閤原指州縣的政府機關,后來泛指各級政府機關、官方機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郡閤多用于古文、文言文,較少在口語中使用。常用于描述官方機構、政府機關等場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襄公十五年》中有一則故事,說的是齊國的大夫公孫朝在郡閤中做官。這個故事中的“郡閤”一詞指的是官署、衙門,后來被引申為政府機關、官方機構的代稱。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案件已經上報到了郡閤,等待官方的處理。
2. 郡閤之中,官員們忙碌著處理各種政務。
3. 這個村子的郡閤辦事效率很高,群眾的問題都能得到及時解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郡閤”聯想成一個官方機構的大門,官員們在大門里忙碌著處理政務。通過形象聯想,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古代政府機構的組織架構和職責,深入了解中國古代的行政制度和官僚體系。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年齡:8歲):我們在社會課上學習了古代的郡閤是怎么管理州縣的。
2. 初中生(年齡:14歲):老師告訴我們,郡閤是古代政府機關的代稱,負責處理各種政務。
3. 高中生(年齡:17歲):在古代,郡閤是行政區劃的重要機構,負責管理和治理各地的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