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
基本解釋
[釋義]
(1) (名)人民中間。
(2) (名)非官方的。
[構成]
偏正式:民(間
[例句]
這個故事長久地在民間流傳。(作賓語)
反義詞
英文翻譯
1.(勞動人民中) among the people; popular; folk
2.(非官方的) nongovernmental; people-to-people
詳細解釋
◎ 民間 mínjiān
(1) [voluntary]∶平民自愿組織的
民間團體
(2) [folk;popular;among the people]∶ 來源于老百姓或在老百姓中間廣泛使用的
民間文學
(3) [nongovernmental people to people]∶非官方的
民間來往
民間貿易
(4) [in common people]∶百姓中
歲征民間。——《聊齋志異·促織》
(1).人民中間?!?a href="/r_ci_36e92222c889262004935d5f5fd945e0/" target="_blank">墨子·非命上》:“執有命者,以襍于民間者眾?!薄?a href="/r_ci_9ed8a813edca1cb766b941c9fc895586/" target="_blank">史記·項羽本紀》:“於是 項梁 然其言,乃求 楚懷王 孫 心 民間,為人牧羊,立以為 楚懷王 ?!?唐 柳宗元 《乞巧文》:“靈氣翕欻,茲辰之良,幸而弭節,薄游民間。” 宋 蘇軾 《書瑯玡篆后》:“﹝ 蘇軾 ﹞得舊紙本於民間,比今所見猶為完好。”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三:“當時民間聞者感泣,至今頌之。”
(2).指民眾方面。與官方相對?!独蠚堄斡洝返谖寤兀骸懊耖g的意思説:這節婦為夫自盡,情實可憫?!?吳玉章 《論辛亥革命》一:“完全由民間舉辦的廠礦企業,資本在一萬元以上的,有一百二十二家?!?陳毅 《就當前中日關系的談話》:“兩國民間團體和半官方團體簽訂了四十多項協議。”
民間(Mínjiān)
發音(Pronunciation):mín ji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不屬于官方、宗教或學術界的,而是屬于普通民眾傳承、創造的事物或活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民間是指以普通民眾的傳統知識、技能、信仰、價值觀念等為基礎,通過口頭傳承、民間藝術、民俗習慣等方式形成的一種文化現象。這些文化現象通常與官方文化、學術文化等形成鮮明對比,具有濃厚的群眾性和地方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民間常用于描述與官方、正式事物相對立的事物或活動,例如民間藝術、民間傳說、民間醫藥、民間舞蹈等。也可用于形容民眾自發組織的社會活動,如民間組織、民間運動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民間一詞最早出現在唐代,當時指的是官方以外的社會階層。后來逐漸演變為指普通民眾的傳統文化和生活方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無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民間傳說已經流傳了幾百年。
2. 民間舞蹈是人們自發創造的藝術形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與“官方”、“正式”相對應,民間可以理解為與普通民眾相關的事物或活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民間藝術、民俗文化、民間醫藥等相關內容,深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喜歡聽爺爺奶奶講民間故事。
2. 初中生:我們學校組織了一次民間藝術展覽。
3. 高中生:我對民間傳統文化很感興趣,計劃去學習一些民間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