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絫
成語(Idiom):重絫
發(fā)音(Pronunciation):zhòng lǚ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行為端正,舉止莊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重絫是由“重”和“絫”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重”表示重視、看重,也表示品德高尚、行為端正;而“絫”表示衣帶的飄帶,引申為舉止莊重、端莊。重絫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行為端正,舉止莊重,是一種非常正面的評價。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重絫常用于形容人的品德、行為或舉止,可以用來贊美有道德修養(yǎng)的人,也可以用來批評行為不端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重絫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周禮·春官宗伯·大司馬》。故事中,周朝的大司馬宗伯在一次宴會上,賓客們的衣帶都是整齊劃一的,只有宗伯的衣帶因為系得比較寬松,飄動起來。這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有人向宗伯提醒他的衣帶飄動,宗伯回答說:“吾以君子為宗,吾亦無愧,何為飄飄然?”意思是說他以君子為榜樣,自己的行為合乎道德,所以不覺得有什么可羞愧的。因此,重絫成為了形容品德高尚、行為端正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重絫是一個形容詞+名詞的固定搭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舉止莊重,真是一位重絫的紳士。
2. 她的品德高尚,行為端正,是一個典型的重絫之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重絫”這個成語與“重視品德,絫衣飄帶”這個形象聯(lián)系起來,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品德、行為相關的成語,例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德高望重”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是一個重絫的同學,經(jīng)常幫助別人。
初中生:老師夸獎他是一個重絫之人,他的行為舉止都很端莊。
高中生:他在學校里是一個重絫的榜樣,同學們都很敬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