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漂
基本解釋
喻微小?!稇饑摺R策三》:“臣, 郢 之登徒也,直送象牀。象牀之直千金,傷此若髮漂,賣妻子不足償之。” 鮑彪 注:“漂、飄同,言其細若飛髮。”
成語(Idiom):發漂
發音(Pronunciation):fā piā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物體飄浮在水面上,也可以用來形容人或事物出現問題、失去控制。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發漂”由兩個字組成,第一個字“發”表示放開、散開的意思;第二個字“漂”表示漂浮、飄動的意思。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物體被水面的浪花沖擊,漂浮在水面上,也可以用來形容人或事物出現問題、失去控制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船只在海上受到風浪的沖擊,無法保持平穩的狀態。也可以用來形容人在某種情況下出現問題,無法掌控局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左傳》中的一則故事。故事中,晉國的公子重耳被迫離開國家,途中遇到了一位名叫狗母雞的人。狗母雞為了幫助重耳渡過河流,將自己的船借給了他。然而,當重耳乘坐船只過河時,船只遭遇了風浪的襲擊,無法保持平穩,最終沉沒了。這個故事中的“發漂”形容了船只在風浪中無法保持平穩的狀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艘船在海上遇到風浪,立刻發漂起來。
2. 他的計劃出了問題,整個項目發漂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發漂”與船只在風浪中失去控制的形象聯系起來記憶。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艘船上,突然遇到了強風和大浪,船只開始不受控制地漂浮在水面上。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與船只、水面相關的成語,如“風平浪靜”、“穩如泰山”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風一來,紙飛機就發漂了。
2. 初中生:他的計劃出了問題,整個項目都發漂了。
3. 高中生:在面對困難時,我們不能讓自己發漂,要保持冷靜和穩定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