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投井下石
發音(Pronunciation):tóu jǐng xià sh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在別人遇到困難或失敗時,加以嘲笑、諷刺或進一步打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投井下石”中的“投井”是指將石頭投入井中,“下石”是指將石頭扔向別人。這個成語比喻在別人已經處于困境或失敗時,還對其進行攻擊、嘲笑或進一步傷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人在別人遭遇困難或失敗時,不僅不給予幫助,反而趁機加以諷刺、攻擊或進一步傷害的行為。可以用來批評那些心胸狹隘、喜歡看別人倒霉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故事中,魏其武安侯曹參被劉邦封為武安侯后,曹參與劉邦合作攻打趙國。而曹參原本是趙國人,所以他的親戚們都受到了牽連。其中,曹參的堂兄曹襄因為曹參的行動而被趙國所殺。曹襄的兒子曹貴見到曹參時,曹參對他說:“你父親被趙國殺害,真是個好機會啊!”曹貴非常憤怒,回答道:“你這是投井下石!”從此,這個成語就被用來形容在別人遇到困難時還加以嘲笑、諷刺或進一步打擊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當他失去工作時,他的朋友們卻紛紛投井下石,讓他感到非常失望。
2. 在競爭中,我們應該相互支持,而不是投井下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在井邊,看到別人掉進井里,然后拿起石頭扔向他。這樣的行為是殘忍和不道德的,所以我們要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其他相關的成語來擴展知識。例如,“落井下石”和“揠苗助長”。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當我的同學考試不及格時,我不會投井下石,而是會鼓勵他們努力學習。
2. 初中生:別人遇到困難時,我們應該伸出援助之手,而不是投井下石。
3. 高中生: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我們要學會互相幫助,而不是投井下石。
4. 大學生:成熟的人應該懂得寬容和理解,不應該投井下石。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