饤盤
基本解釋
(1).果物盛放于盤中。 唐 黃損 《求為別業》詩:“傍水野禽通體白,飣盤山果半邊紅。” 宋 范成大 《分歲詞》:“地爐火輭蒼朮香,飣盤果餌如蜂房。”
(2).指盛放在盤中的果物。 清 黃遵憲 《春夜招鄉人飲》詩:“飣盤比塔高,硬餅藉刀截。”
饤盤(dìng pán)
發音(Pronunciation):dìng p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事物整理得很整齊,井然有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饤盤是一個古代的盛食物的容器,通常是由木頭或竹子制成的。成語“饤盤”比喻事物整齊有序,沒有雜亂和混亂的狀態。它強調了事物的井然有序和整潔。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整齊有序的狀態,特別是在整理、安排和管理方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成語“饤盤”的具體故事并沒有記載,但根據饤盤的形象和用途,人們可以聯想到古代宴會上端菜的場景。在古代,宴會上的菜肴需要擺放在饤盤上,如果菜肴整齊有序地擺放在饤盤上,那么宴會的氣氛會更加莊重和和諧。因此,成語“饤盤”就形容了事物整齊有序的狀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圖書館的書架上的書都排列得像饤盤一樣整齊。
2. 這個公司的文件歸檔系統非常饤盤,找起來很方便。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饤盤”和整齊有序的狀態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擺滿美味食物的饤盤,上面的食物整齊有序地擺放,給人一種井然有序的感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井井有條”、“井然有序”等,擴大對整齊有序狀態的描述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書包里的書都整理得像饤盤一樣,非常整齊!
2. 初中生:我們班級的學生桌子都擺放得像饤盤一樣整齊,老師很滿意。
3. 高中生:這個實驗室的儀器擺放得像饤盤一樣有序,讓人感到很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