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觀亭
基本解釋
◎ 日觀亭 Rìguān Tíng
[Riguan kiosk] 亭名,在日觀峰上
成語(Idiom):日觀亭
發音(Pronunciation):rì guān tí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在日間觀看亭子,卻不知道亭子的名字,比喻只看到表面現象,而不了解事物的內涵和真相。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日觀亭”來源于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喻世明言》中的一則寓言故事。故事中,有人每天都在亭子前面觀看,但卻不知道這個亭子的名字,只是看到了亭子的外表。這個故事比喻人們只看到事物的表面現象,而不去深入了解事物的內涵和真相。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批評那些只看到事物表面、不深入了解的人,或者形容只看到表面現象而不能全面了解事物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日觀亭”的故事來源于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喻世明言》。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三個字組成,分別是“日”、“觀”、“亭”。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只是淺嘗輒止,對這個問題只是日觀亭一眼,沒有深入研究。
2. 這個人只看到了公司的表面繁榮,卻沒有意識到其中的危機,真是典型的日觀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日觀亭”的發音和基本含義,想象自己站在一個亭子前面,只看到了亭子的外表,而不了解亭子的名字和內涵。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等,以擴展對表面現象和深層次問題的認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我不想成為一個日觀亭的人,我要多讀書,多了解世界。
2. 初中生(14歲):我們應該努力去了解事物的內涵,而不是只停留在日觀亭的階段。
3. 高中生(17歲):學習歷史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要通過深入研究了解歷史的內涵,否則就是日觀亭一樣。
4. 大學生(20歲):作為大學生,我們應該有批判精神,不只是看到表面現象,而是要深入思考問題的本質,避免成為日觀亭的人。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