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警
成語(Idiom):鹽警(yán jǐng)
發音(Pronunciation):yán jǐ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鹽警是一個由“鹽”和“警”組成的成語,意為對貪污鹽稅的官員進行監察和懲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鹽警指的是古代中國的一種官員,主要負責監管鹽稅的征收和管理。鹽是古代中國的重要商品之一,鹽稅也是國家財政的重要來源。然而,由于鹽稅征收涉及大量財物,容易引發腐敗和貪污行為。因此,鹽警的職責就是監察和懲罰那些貪污鹽稅的官員,以確保國家財政的穩定和公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鹽警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對腐敗行為進行監督和打擊的人或機構。可以用來形容反腐斗爭中的紀檢監察部門,或者是對其他行業中的貪污行為進行調查和制止的組織。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鹽警一詞最早見于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小說《喻世明言》中的《鹽鐵官》故事。故事講述了一個貪污鹽稅的官員最終被鹽警發現并受到了嚴厲的懲罰。這個故事通過鹽警的形象,揭示了貪污鹽稅的嚴重后果,以及監察和懲罰的重要性。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鹽警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鹽”和“警”。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國家設立了專門的鹽警機構,以打擊貪污鹽稅的行為。
2. 他被稱為鹽警,因為他在反腐斗爭中屢屢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鹽”和“警”兩個詞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鹽罐上站著一個戴著警察帽子的人,他正在監督鹽稅的征收和管理,以防止貪污行為的發生。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鹽稅制度的歷史和演變,以及鹽警在古代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學習了成語“鹽警”,它是指監察和懲罰貪污鹽稅的官員。
2. 初中生(13-15歲):老師告訴我們要像鹽警一樣,要勇于揭露和制止不正當行為。
3. 高中生(16-18歲):在歷史課上,我們學習了鹽警的故事,深刻認識到反腐敗的重要性。
希望這個關于“鹽警”的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