膚公
成語(Idiom):膚公
發音(Pronunciation):fū gō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為了公共利益而甘愿犧牲自己的個人利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膚公一詞源自古代中國的故事。相傳,在戰國時期,齊國有一個名叫膚施的人,他非常貧窮,幾乎一無所有。一天,他看到一位舊友被困在河中無法脫身,膚施毫不猶豫地脫下自己的外衣扔給了他。后來,這位舊友得救了,非常感激膚施的幫助,并因此向他提供了財富和地位。膚施的行為被稱為“膚公”,意味著為了公共利益而犧牲自己的個人利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膚公一詞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為了公共利益而放棄個人利益的行為,強調個人奉獻和無私的精神。可以用來贊美那些為社會公益事業做出貢獻的人,也可以用來批評那些只顧個人利益而不顧大局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膚施的故事最早見于《戰國策·齊策一》。這個故事通過膚施的行為展現了個人奉獻和無私的精神,成為了膚公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膚公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膚”是形容詞,意為“皮膚”,“公”是名詞,意為“公共事務”。兩個字合在一起,形象地描述了為了公共利益而犧牲個人利益的行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救助災區的人們,毅然決然地放棄了自己的工作,真是個膚公的好人。
2. 她放棄了自己的事業,全身心地投入到慈善事業中,展現了膚公的精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法來記憶膚公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把自己的皮膚脫下來,表示為了公共利益而犧牲個人利益的形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了解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來進一步擴展學習。例如,肝膽相照、舍己為人等成語都有類似的含義,可以一起學習。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愿意膚公,為了班級的榮譽,放棄自己的個人利益。
2. 初中生:他以自己為榜樣,號召大家膚公,為社會公益事業做出貢獻。
3. 高中生:在大學申請過程中,我愿意膚公,放棄其他機會,選擇去一所較為貧困地區的學校支教。
4. 大學生:作為一名醫學生,我將來愿意膚公,為了病人的健康,放棄自己的個人時間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