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隱
基本解釋
二隱士。指 南朝 齊 臧榮緒 與 關康之 。《南史·隱逸傳下·臧榮緒》:“初, 榮緒 與 關康之 俱隱在 京口 ,時號為二隱。”
成語(Idiom):二隱
發音(Pronunciation):èr yǐ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品行或行為隱藏得很深,不容易被察覺或發現。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二隱”由“二”和“隱”兩個字組成。“二”表示次序中的第二個,也表示數量的多少;“隱”表示隱藏、掩飾。成語“二隱”形容一個人的品行或行為隱藏得很深,不容易被他人察覺或發現。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成語“二隱”常用于形容一個人表面上看起來正常,但實際上內心卻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不良行為或不端正的品行。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真實意圖或目的不為他人所知。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二隱”的故事起源于古代中國的故事《左傳·襄公二十一年》。故事中,魯國的襄公派遣了一位使者去周朝,但這位使者在外出途中私自和敵國秦國達成了密約。當使者回到魯國后,他表現得很正常,沒有任何異常舉動,使得其他人無法察覺到他隱藏的秘密。因此,人們用“二隱”來形容這種隱藏得很深的行為或品行。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部分為“二隱”,沒有其他修飾詞或成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平時看起來很正直,但他卻二隱了很多不可告人的秘密。
2. 她的外表看起來平凡無奇,但她卻二隱著一顆聰明機智的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二隱”與一個人面帶微笑的表情聯想在一起,來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微笑代表著表面的正常和善良,而“二隱”則表示隱藏的不好的品行或秘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類似含義的成語,如“藏龍臥虎”、“暗度陳倉”等。這些成語都涉及到隱藏、掩飾或秘密等主題。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5-6歲):他雖然說沒拿我的玩具,但我覺得他二隱了。
2. 小學生(10-12歲):那個同學平時看起來很老實,但他卻二隱了很多不好的習慣。
3. 中學生(15-17歲):她的外表看起來平凡無奇,但她卻二隱著一顆聰明機智的心。
4. 大學生(18歲以上):他在外面表現得很正直,但實際上他二隱了很多不可告人的秘密。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成語“二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