纂類
纂類(zuǎn lèi)
發音:zuan3 lei4
基本含義:整理分類
詳細解釋:纂類是指整理、歸類或編纂各種事物,使其按照一定的規則、標準或分類方式進行整齊有序的排列。
使用場景:纂類常用于描述整理文獻、資料、文件或者編纂各類書籍、辭典、目錄等工作。
故事起源:《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了一個故事,說秦始皇統一六國后,下令將各國的文獻資料收集起來,進行整理和編纂。這個故事成為纂類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纂類由兩個漢字組成,第一個字“纂”表示整理、編纂,第二個字“類”表示分類、歸類。
例句:
1. 他花了很多時間纂類這些文件,使得工作更加有條理。
2. 這本百科全書是經過精心纂類的,非常方便查閱。
記憶技巧:可以將“纂類”兩個字分開記憶,纂字可以與整理、編纂等詞聯系在一起,類字可以與分類、歸類等詞聯系在一起,這樣有助于記憶成語的基本含義。
延伸學習: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纂書而校、纂修、纂言等,了解更多關于整理、編纂的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老師讓我們把課桌上的書本纂類整理好。
2. 初中生(13-15歲):為了方便查找資料,我把電腦里的文件進行了纂類。
3. 高中生(16-18歲):歷史老師讓我們纂類整理一下課堂筆記,方便復習考試。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我正在纂類整理我的研究資料,準備寫一篇論文。
【版權聲明】 本文為查字典網站原創文章,版權歸查字典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內容。違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