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樝
成語(Idiom):鼠樝
發音(Pronunciation):shǔ zhā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心險惡,防不勝防。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鼠樝的字面意思是“老鼠的洞”,比喻人心險惡,防不勝防。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人們在社會交往中經常遇到的一種現象,即有些人的心思險惡,隱藏的深,讓人防不勝防。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鼠樝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人險惡的心思或者環境復雜難以防范的情況。可以用于描述某人的陰謀詭計,也可以用于形容某個環境的險惡性質。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鼠樝的故事起源于《韓非子·外儲說左下》。故事講述了一個國君想要了解自己的臣子是否忠誠,于是他派人在宮殿的墻壁上開了一個小洞,然后放了一只老鼠進去。結果,所有的臣子都在洞口下坐守,想要捕捉老鼠,卻沒有一個人去堵住洞口。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人們對于險惡心思的防范能力是非常有限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鼠樝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屬于形容詞性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心思真是鼠樝,你要小心應對。
2. 這個環境非常鼠樝,我們要小心行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記住這個成語。想象一只老鼠藏在一個洞里,表示人心險惡,防不勝防。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類似的成語,比如“狐假虎威”、“魚目混珠”等,這些成語都揭示了人們在社會交往中可能遇到的險惡心思或欺詐行為。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心思真是鼠樝,我們要小心防范。
2. 初中生:這個社交圈子鼠樝重重,我們要慎重選擇朋友。
3. 高中生: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我們要警惕鼠樝的存在,保護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