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人
基本解釋
(1).討教別人。《景德傳燈錄·泰欽禪師》:“僧問:‘如何是雙林境?’師曰:‘畫也不成。’曰:‘如何是境中人?’師曰:‘且去。’又曰:‘境也未識且討人。’”
(2).索要人。 清 李漁 《意中緣·悟詐》:“這等老丈回去,只問 是空 討人就是了。” 張楚琨 《憶流亡中的郁達夫》:“憲兵隊長聽了大發脾氣,用日本語罵起來:‘馬鹿,你們敢來討人!’”
(3).方言。舊指被妓院買進當妓女的姑娘。《海上花列傳》第四五回:“我是耐個‘討人’呀!贖勿贖末隨耐個便。”《官場現形記》第八回:“耐勿要管俚先生、小姐,賣撥勒人家,或者是押帳,有仔管頭,自家做勿動主,才叫做‘討人’身體格。” 包天笑 《釧影樓回憶錄續編·綴玉軒雜綴》:“你們要原諒他,他此刻不是自由身體了,就像 上海 堂子里的姑娘‘討人’(養女的別名)身體一般,不自由己作主。”
成語(Idiom):討人(tǎo rén)
發音(Pronunciation):tǎo ré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對某個人的討厭、厭煩或不滿。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討人是由動詞“討”和名詞“人”組成的成語,表示人們對某個人的討厭、厭煩或不滿。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某個人的性格或行為讓人感到不舒服,讓人不愿意接觸或相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在各種場合中,例如形容某個人的行為讓人討厭,或者形容某個人的性格讓人不愿意接觸。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這個成語來表達我們對某個人的不滿或厭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一位宰相。相傳,這位宰相在處理政務時總是拖延時間,讓人們感到非常討厭。后來,人們就用“討人”來形容這位宰相的行為,表示對他的不滿和厭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討人”的結構是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傲慢態度讓人討人厭。
2. 這個鄰居總是大聲喧嘩,真是討人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這個成語可以通過聯想來幫助。你可以想象一個討厭的人,他的行為或性格讓你感到不舒服,這樣就能記住這個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討人”相關的成語或詞語,例如“討好”、“討喜”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老是欺負我,真討人厭!
2. 初中生:那個同學經常說謊,真是討人嫌。
3. 高中生:她的傲慢態度讓人討人厭,沒有人喜歡和她交朋友。
4. 大學生:他的自私行為讓人討人厭,大家都不愿意和他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