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動
基本解釋
[釋義]
(1) (動)基本義:使開始。發動全面進攻。(作謂語)
(2) (動)使行動起來。發動學生。(作謂語)
(3) (動)使機器運轉。發動機器。(作謂語)
[構成]
動補式:發〈動
[同義]
動員②
近義詞
反義詞
英文翻譯
1.(使開始; 使機器運轉) start; launch; engine on; get started; kick over (內燃機)
詳細解釋
◎ 發動 fādòng
(1) [start;launch]
(2) 使開始
發動戰爭
(3) 使機器運轉
發動機器
(4) [arouse;mobilize]∶使行動起來;動員
發動群眾
(1).奮起行動。《莊子·天運》:“然則人固有尸居而龍見,雷聲而淵默,發動如天地者乎?” 成玄英 疏:“奮發機動,同二儀之生物。”《淮南子·兵略訓》:“應敵必敏,發動必亟。”
(2).行動。《史記·龜策列傳》:“聞古五帝、三王發動舉事,必先決蓍龜。”《后漢書·魯恭傳》:“夫陰陽之氣,相扶而行,發動用事,各有時節。若不當其時,則物隨而傷。” 沙汀 《還鄉記》二九:“而每個人的眼光都表露出有所準備的神氣,但看誰先發動。”
(3).興旺;生長。《后漢書·郎顗傳》:“王者崇寬大,順春令,則靁應節,不則發動於冬,當震反潛。”《宋書·鮮卑吐谷渾傳》:“馬是畜生,食草飲水,春氣發動,所以致鬭。”《朱子語類》卷六五:“復是陽氣發動之初。”《警世通言·桂員外途窮懺悔》:“你明日可往 胥門 童瞎子 家起一當家宅課,看財爻發動也不?” 茅盾 《路》十:“在他昏睡似的兩星期中,新的勢力在醞釀,在成長,在發動。”
(4).猶產生。 漢 桓寬 《鹽鐵論·繇役》:“憤懣之恨發動於心,慕思之積痛於骨髓。”
(5).猶騷動。《史記·平準書》:“ 彭吳 賈滅 朝鮮 ,置 滄海之郡 ,則 燕 齊 之閒靡然發動。”
(6).動機。 漢 王充 《論衡·答佞》:“讒與佞,俱小人也,同道異材,俱以嫉妒為性,而施行發動之異。” 漢 王充 《論衡·答佞》:“故賢人之權,為事為國;佞人之權,為身為家。觀其所權,賢佞可論;察其發動,邪正可名。”
(7).指動作。 漢 王充 《論衡·言毒》:“毒螫之生,皆同一氣,發動雖異,內為一類。”
(8).疾病發作。《后漢書·方術傳下·華佗》:“后十八歲,疾當發動,若不得此藥,不可差也。”《北齊書·恩倖傳·和士開》:“帝先患氣疾,因飲酒輒大發動, 士開 每諫不從。” 唐 張九齡 《敕北庭都護蓋嘉運書》:“近得卿表,知舊疾發動,請入都就醫。” 宋 范仲淹 《陳乞鄧州狀》:“臣則宿患肺疾,每至秋冬發動。”
(9).觸動。 唐 顧況 《悲歌》詩序:“情思發動,圣賢所不免也。”《朱子語類》卷七一:“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因發動而見其惻隱之心。”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二篇一:“無論任何大小縣城都有城隍廟,供奉城隍老爺,這不和小兒要向城墻作揖的心理是一樣的嗎--城墻的壯美是 四川 普遍的現象,出省以來這種觀感便缺少發動了。”
(10).使行動起來。《朱子語類》卷七五:“鼓之舞之以盡神,鼓舞有發動之意。” 劉少奇 《關于減租減息的群眾運動》:“怕左而不發動群眾,或以為左一點不要緊,而用左的領導思想發動群眾,都是不對的,要切實避免。” 黎汝清 《葉秋紅》第三章二:“用發動群眾來支持武裝斗爭,用武裝斗爭來發動群眾,那么 紅楓嶺 的斗爭局面就初步打開了。” 趙樹理 《小經理》:“翻起這事來以后, 三喜 連覺也睡不著,又是找干部,又是找群眾,發動東家,發動西家。”
(11).指開導,啟發。 徐特立 《國文教授之研究》第三章:“教授生徒熟知之事物,以醒覺其注意,發動其覺官。”
(12).猶發表。《儒林外史》第三二回:“ 王鬍子 私向 鮑廷璽 道:‘你的話也該發動了。’”參見“ 發表 ”。
(13).指婦女臨產前的陣痛。 清 蔣士銓 《一片石·夢樓》:“那箇叫老娘,酒官官,敢是你箇家主婆發動哉。” 洪深 《香稻米》第三幕:“還沒有生下來么?發動聽說有好久了。” 冰心 《張嫂》:“剛才還看見 張嫂 背著一大筐的豆子上山,我想一時不見得會發動,也就沒提。第二天早起……他笑嘻嘻的說:‘昨晚上養了一個娃兒!’”
(14).鼓舞;鼓動。 毛澤東 《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要得到群眾的擁護么?要群眾拿出他們的全力放到戰線上去么?那末,就得和群眾在一起,就得去發動群眾的積極性。” 郭沫若 《歸去來·在轟炸中來去》:“如果大無畏的精神力毫不發動,則一切物質上的儲備只是死物,而且會成為自己的累贅。” 陳殘云 《山谷風煙》第五章:“倒不是怕臟怕苦,就怕 徐勝 的思想發動不起來。”
(15).猶組織,進行。 毛澤東 《減租和生產是保衛解放區的兩件大事》:“務使整個解放區,特別是廣大的新解放區,在最近幾個月內發動一次大的減租運動。” 雪克 《戰斗的青春》第八章五:“除夕之夜,偽軍們思念家鄉親人,更想不到我們會發動攻擊。” 柳青 《銅墻鐵壁》第十一章:“敵人垮下去,就再連一次進攻也發動不起來了。”
(16).猶啟動。如:天氣太冷,柴油機不容易發動。
成語(Idiom):發動(fā dòng)
發音(Pronunciation):fā dò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引導、推動事物開始或進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發動是一個多義詞,可以表示啟動、動員、使行動起來等含義。在成語中,發動常常指引導、推動事物開始或進行。它強調通過行動或動員他人來使某種事情或活動得以進行。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發動這個成語常常用于描述某種行動的啟動或推動過程。它可以用來形容個人或團體在工作、學習、社交等方面的積極參與和投入。同時也可以用來指引導他人或組織他人來完成某項任務或活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發動這個成語的具體故事起源尚無確切記載。但在古代,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軍隊動員、行動的過程。在現代,發動這個成語也常用于政治、社會等領域,形容各種活動的啟動或推動。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發動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發”表示啟動、推動的意思,第二個字“動”表示行動、動作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發動了全班同學參與志愿者活動。
2. 這個項目需要你帶頭發動大家一起完成。
3. 經過多次努力,他成功發動了社區居民參與環保行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住發動這個成語可以通過將“發”字和“動”字的意思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用手發出信號,然后大家動起來行動的場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繼續學習其他與發動相關的成語,比如“發揚光大”、“發人深思”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發動我們一起參加運動會。
2. 初中生:班長發動同學們一起參與社區志愿者活動。
3. 高中生:學生會主席發動全校學生參與校園文化節。
4. 大學生:學生會發動大家一起參加校外實踐活動。
5. 成年人:他成功地發動了公司員工一起參與環保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