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籍
基本解釋
舊指記載官吏名籍的簿冊。 宋 蘇舜欽 《與歐陽公書》:“ 舜欽 年將四十矣,齒搖髮蒼,纔為大理評事,廩祿所入,不足充衣食。性復不能與兇邪之人相就,近今得脫去仕籍,非不幸也。” 明 汪廷訥 《獅吼記·廷薦》:“但得故人通仕籍,不辭千里走風塵。” 清 趙翼 《八十自壽》詩之二:“早登仕籍早歸田,正值重熙極樂天;才短愧無經(jīng)世用,時清惟有作詩傳。”
成語(Idiom):仕籍(shì jí)
發(fā)音(Pronunciation):shì j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擔任官職的記錄和檔案。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仕籍是由“仕”和“籍”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仕”指擔任官職,“籍”指記錄和檔案。仕籍的含義是指擔任官職的記錄和檔案,特指官員的履歷和資料。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仕籍多用于文言文和正式場合,用來形容官員的履歷和資料。可以用于描述一個官員的經(jīng)歷、職位、任職時間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guān)于仕籍的故事并不多見。這個成語的起源可能與古代官員的任職制度有關(guān),當時官員的履歷和資料都需要有詳細的記錄和檔案,以備查證和考核。因此,仕籍就成為了官員的重要指標之一。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仕籍是一個名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仕籍非常光彩,曾任多個重要職位。
2. 這位官員的仕籍很簡單,沒有太多的工作經(jīng)驗。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來記憶仕籍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官員在辦公室整理檔案和記錄,將自己的履歷和資料整理成一本書籍(籍),這本書籍就是他的仕籍。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官員、官職相關(guān)的成語,如“官運亨通”、“官官相護”等,以加深對仕籍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我在歷史課上學到了仕籍這個詞,它是指官員的履歷和檔案。
2. 初中生:這位官員的仕籍記錄非常詳細,他曾經(jīng)擔任過多個重要職位。
3. 高中生:我們在政治課上討論了官員的仕籍對其政治生涯的影響。
4. 大學生:在研究中國古代政治制度時,我們經(jīng)常需要研究官員的仕籍來了解他們的職位和任職經(jīng)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