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偷狗戲雞 (tōu gǒu xì jī)
發音(Pronunciation):tōu gǒu xì j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人不重視主要矛盾,而忙于次要矛盾。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偷狗戲雞源自戰國時期的故事。故事中,有人偷了別人的狗,卻喜歡用這只狗去逗玩別人的雞,而忘記了自己偷了別人的狗這個主要問題。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人們忽視了重要的事情,而忙于次要的事情,陷入了無謂的紛爭或爭斗。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批評或形容那些忽略重要問題,卻忙于瑣事的人或情況。可以用來批評那些在工作中糾纏于細節而忘記了目標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那些在爭吵中忘記了問題本質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傳說戰國時期,有人偷了別人的狗,卻喜歡用這只狗去逗玩別人的雞,而忘記了自己偷了別人的狗這個主要問題。這個故事后來被人們引申為偷狗戲雞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人們忽視了重要的事情,而忙于次要的事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偷狗戲雞是一個動賓式的成語,其中“偷狗”是動詞短語,表示偷別人的狗;“戲雞”是動詞短語,表示逗玩別人的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這個人總是偷狗戲雞,從來不考慮問題的本質。
2. 在工作中,我們不能陷入偷狗戲雞的狀態,要抓住關鍵問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把偷狗和戲雞這兩個形象聯想在一起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偷了別人的狗,卻用這只狗去逗玩別人的雞,忘記了偷狗這個主要問題。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重要性、優先級相關的成語,如“本末倒置”、“舍本逐末”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們班上有一個同學總是偷狗戲雞,不認真聽老師講課。
初中生:他們隊伍的領導總是偷狗戲雞,不注重解決實際問題。
高中生:政府官員應該摒棄偷狗戲雞的作風,認真對待民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