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面
成語(Idiom):票面(piào miàn)
發音(Pronunciation):piào mi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事物表面的外表,通常指表面的樣子和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票面”原指票據上面的文字和數字,后來引申為指事物表面的外表。它常用來形容外表看起來很好,但實際上內里可能有問題或不如表面所示的情況。有時也可以用來指人的外貌和內在品質不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物品、形象或事物的外表和實際情況的差異。它可以用于各種場合,如描述產品的包裝與實際質量不符、人的外表與內在不相符、宣傳廣告的夸大與實際效果不符等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戰國策·秦策》中有一則故事,講的是秦國的使者到楚國做客,楚國國王想考驗一下他的誠實。于是,楚國國王讓人在酒壺外面貼上一張寫著“酒”的紙條,使者卻將紙條撕下來后說:“壺上的字已經被我撕掉了。”這個故事中的“紙條”就是“票面”的意思。后來,人們將這個故事中的“票面”引申為指事物的表面。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產品的票面很好,但實際使用起來效果并不理想。
2. 他的外表很漂亮,但內在卻不可靠,真是個典型的票面人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票面”與“表面”聯想,因為它們的意思非常相似。你可以想象一張票據上的文字和數字就像是物品的外表,它們可能會掩蓋或者與實際情況不符。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故事、文章或者觀察生活中的例子來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個成語。同時,你也可以嘗試運用這個成語來造句,以加深記憶和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的朋友看起來很友好,但他的票面并不像他表現出來的那樣。
2. 初中生(13-15歲):這本書的票面很有吸引力,但內容實際上并不那么有趣。
3. 高中生(16-18歲):他的票面非常出色,但在考試中他表現出了實力不足的問題。
4. 大學生(19-22歲):這個公司的廣告宣傳票面很吸引人,但實際上產品質量并不如他們所聲稱的那樣好。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不要只看表面,要注意票面和實際情況之間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