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寬
基本解釋
平和寬容。指人的性情態度。《舊唐書·李日知傳》:“時法令嚴,吏爭為酷, 日知 獨平寬無文致。” 唐 韓愈 《閔己賦》:“昔 顏氏 之庶幾兮,在隱約而平寬。” 宋 朱熹 《和亦樂園韻》:“莫笑君家五畝園,要須胸次亦平寬。”
成語(Idiom):平寬
發音(Pronunciation):píng ku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道路或河流寬闊平坦,也可比喻心胸寬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平寬形容道路或河流寬闊平坦,沒有阻礙。在比喻上,平寬表示心胸寬廣,不計較小節,容忍別人的過失。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道路或河流的寬闊平坦,也可用于形容人的心胸寬廣,不計較小節。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平寬”來源于《左傳·定公十年》:“吾聞之,疾人之心,寬人之腹。”意思是說,一個人的心胸寬廣,對待別人的過失不計較,就像寬闊平坦的道路一樣。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條道路修得很平寬,交通非常方便。
2. 他的心胸非常平寬,對別人的過失從不計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平寬”這個詞語與寬闊平坦的道路聯系起來,形象地表示一個人的心胸寬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寬闊、心胸寬廣相關的成語,如“寬宏大量”、“胸懷廣闊”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這條馬路很平寬,我們可以安全地過馬路。
中學生:老師的心胸很平寬,從不計較我們的小錯誤。
大學生:大家應該心胸平寬,包容不同的觀點和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