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拒
基本解釋
抗拒。 唐 韓愈 《鱷魚文》:“鱷魚睅然不安谿潭……與刺史亢拒,爭為長雄。”
成語(Idiom):亢拒
發音(Pronunciation):kàng j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態度強硬,拒絕妥協,不易改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亢拒是由“亢”和“拒”兩個字組成的成語。亢,表示高傲、強硬;拒,表示拒絕。亢拒形容一個人的態度堅決,不愿意妥協,不易動搖改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亢拒常用于描述一個人在面對困難、壓力或誘惑時,堅守自己的立場,拒絕妥協。也可用于形容一個組織或國家對外部壓力的頑強抵抗。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亢拒這個成語出自《史記·孔子世家》。在故事中,孔子的學生子路因為對一位官員的不公行為感到憤怒,決定離開官府。孔子勸說子路不要輕易離開,但子路堅持自己的決定。孔子于是對子路說:“君子亢而不猶,小人拘而不猶。”意思是說,君子堅持自己的原則,不會因為外界的壓力而改變,而小人則被局限在自己的小圈子里。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亢拒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結構簡潔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這個提議亢拒不已,堅決不同意。
2. 面對外界的壓力,他始終亢拒,堅守自己的立場。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亢拒”記憶為“高傲的拒絕”,通過聯想記憶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堅持原則、拒絕妥協相關的成語,如“守株待兔”、“守株待兔”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亢拒了同學的邀請,堅持自己的學習計劃。
初中生:面對誘惑,她亢拒了不良行為,選擇了正確的道路。
高中生:他對父母的期望亢拒不已,希望能夠有自己的選擇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