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殄
成語(Idiom):摧殄(cuī niǎn)
發音(Pronunciation):cuī ni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摧毀、毀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摧殄指摧毀、毀滅,使徹底消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戰爭、災難或其他破壞性事件中的毀滅性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摧殄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戰爭時期。據傳說,戰國時期的秦國將軍白起在戰斗中常常采用摧殄敵軍的戰術,以迅猛的攻勢和毀滅性的力量擊潰敵人。因此,摧殄成為了形容戰爭中毀滅性行為的一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摧殄屬于動賓短語,由動詞“摧殄”和賓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戰火摧殄了整個城市,讓人們無家可歸。
2. 這場洪水摧殄了農田,導致莊稼無法收獲。
3. 那個惡霸一直摧殄著村民的生活,終于被繩之以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摧殄”拆分成“摧”和“殄”兩個部分進行記憶。其中,“摧”可以聯想到摧毀、打碎的意思;而“殄”可以聯想到徹底毀滅、消滅的意思。通過將兩個部分聯想起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與摧殄相關的成語,如“摧枯拉朽”、“摧堅陷陣”等,以豐富對于摧殄及相關概念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戰爭摧殄了人們的家園,讓他們無處可去。
2. 初中生(13-15歲):這場地震摧殄了整個城市,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3. 高中生(16-18歲):那個獨裁者摧殄了人民的權利,導致社會不公平。
4. 大學生及成年人:環境污染摧殄了大自然的美麗,我們應該共同努力保護環境。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您了解和記憶“摧殄”這個詞語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