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筆
成語(Idiom):活筆
發音(Pronunciation):huó b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筆力矯健,書法生動流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活筆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筆法矯健而有生氣,書法行云流水的狀態。活筆也可以指代寫作或創作中的靈感和技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活筆常用于書法、繪畫和寫作的領域,用來贊美藝術家的技巧和才華。此外,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文字表達能力出色,字寫得漂亮。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傳,活筆一詞最早出現在唐代文學家韓愈的《師說》中。韓愈在文中寫道:“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何以文為?文則可使學也,孰不在詩書之中!有詩書者,有禮樂者,有諸侯者,有官長者。凡此四者,孰不以文為之成也?故夫子之學,喪乎魯也,文乎?吾喪魯也。文選乎?行乎?子路問于子貢曰:夫子何以及之?子貢曰:夫子之道,執也。器之用也,殺之而已矣,夫子之活也。活也者,心之辯也;心之辯也者,詩言之謂也。詩言之謂也者,足以助人之謂也。足以助人之謂也者,足以語人之謂也。足以語人之謂也者,心之辯也。”意思是說,文學的作用是使人學習,而韓愈將學問歸結為詩書禮樂四者。他認為,詩書禮樂都離不開文學,因為它們都需要用到文字表達。這里的“活筆”指的是文學的才能和技巧。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活筆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書法真是一筆一劃都寫得很活筆。
2. 這篇文章用詞精準、句式多樣,真是一篇活筆之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活筆這個成語:
1. 將“活”字和“筆”字分別與生動、流利的書法形象聯系起來,形成一個有生命力的筆。
2. 將“活”字和“筆”字的發音(huó bǐ)與“活潑”的發音(huó pō)進行聯想,形象地想象一支活潑的筆在紙上舞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書法和練習寫字是深入理解和掌握活筆這個成語的好方法。此外,閱讀經典文學作品和欣賞優秀的藝術作品也能增加對活筆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的字寫得真漂亮,真是一支活筆!
2. 初中生:他的作文詞句優美,真是一篇活筆之作。
3. 高中生:他的書法筆法矯健有力,真是一位活筆大師。
4. 大學生:他的文章寫得生動流利,真是一位活筆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