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省
基本解釋
(1). 漢 的尚書臺, 三國 魏 的中書省,都是代表皇帝發布政令的中樞機關。后因以“臺省”指政府的中央機構。 南北朝 以來,雖然尚書臺已多改稱尚書省,并逐漸形成中書、門下、尚書三省分權的制度,但“臺省”之稱仍沿用不變。《三國志·魏志·夏侯玄傳》“ 豐 不知而往,即殺之”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 豐 在臺省,常多託疾。”《舊唐書·劉祥道傳》:“ 漢 魏 以來,權歸臺省,九卿皆為常伯屬官。” 唐 杜甫 《醉時歌》:“諸袞省袞登臺省, 廣文先生 官獨冷。”
(2). 唐 代有時亦將三和公御史臺合稱為“臺省”。
成語(Idiom):臺省
發音(Pronunciation):tái shě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權力獨攬,不受他人監督和約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臺省是由“臺”和“省”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臺”指的是古代的官員,特指權力獨攬的官員;“省”指的是官員的職責和監督。因此,“臺省”一詞表示某個官員獨攬權力,不受他人監督和約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某個人或組織在權力上獨斷專行,不受他人干預的情況。它可以用來批評那些濫用權力、不顧大局、自作主張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臺省一詞最早出自《漢書·王莽傳》。據記載,西漢末年,當時的權臣王莽獨攬朝廷大權,不受他人監督和制約。因此,人們用“臺省”來形容他的專橫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臺省是由兩個單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位領導完全是個臺省,從來不聽取別人的意見。
2. 這個公司的老板是個臺省,從不顧及員工的權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臺省”與“獨斷專行”這個意思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站在臺上,獨攬權力,不受他人約束的形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權傾朝野”、“獨斷專行”等,以豐富自己的詞匯量和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不喜歡那個臺省的同學,他總是一個人決定我們的游戲規則。
2. 初中生:學校的班長就像一個臺省,總是自己做決定,不聽取同學們的建議。
3. 高中生:這個社團的負責人是個臺省,他獨斷專行,不顧及其他成員的意見。
4. 大學生:公司的領導是個臺省,他完全不顧及員工的利益,只顧自己的權力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