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關
基本解釋
謂通向義理的門戶。 唐 皎然 《寄報德寺從上人》詩:“七葉翻章句,時時啟義關。”
義關(yì guān)
發音:yì guān
基本含義:義關是指言談中的關鍵之處,也可以指言辭中的重要內容。
詳細解釋:義關一詞最早見于《左傳·宣公十四年》:“夫子貴言而重義,故以義關為名。”意為言談中的關鍵之處,是指言辭中的重要內容。在交流中,人們常常將重要的觀點、核心論述稱為義關。
使用場景:義關常用于討論重要議題、辯論或演講等場合,用來指代關鍵的觀點或重要的內容。也可以在寫作中使用,強調文章的中心思想或要點。
故事起源:《左傳》是中國古代史書之一,記載了春秋時期的歷史事件和人物事跡。在《左傳·宣公十四年》中,孔子被稱為“夫子”,并贊揚他重視言辭中的義理,因此被稱為“以義關為名”。這個成語由此得名。
成語結構:義關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其中“義”表示道義、正義,“關”表示關鍵、要點。這個成語結構簡單明了,容易記憶。
例句:
1. 在這次辯論中,他講了很多道理,但沒有說到義關。
2. 這篇演講的義關在于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記憶技巧: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義關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門上有一個大大的鎖,門上寫著“義關”,表示只有通過這個門才能進入重要的場所。
延伸學習:學習更多與言辭和表達相關的成語,如“言之有物”、“言簡意賅”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說的義關是要我們團結互助。
2. 初中生:在班會上,我們討論了很多問題,最后找到了義關。
3. 高中生:這篇文章的義關在于探討人類與科技的關系。
4. 大學生:在辯論賽上,我們團隊的義關是強調環保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