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傳十十傳百
基本解釋
宋 陶穀 《清異錄·喪葬義疾》:“一傳十,十傳百,展轉無窮,故號義疾。”原指疾病傳染,后泛指言語、消息等展轉相傳。《宋史·選舉志二》:“一則老儒賣文場屋,一人傳十,十人傳百,考官不暇參稽。” 明 沉采 《千金記·楚歌》:“且待風清月朗之夜,向高阜去處,悠揚吹唱,扮作 楚 軍模樣,混入 楚 營,一人傳十,十人傳百,務要散他八千子弟。”
成語(Idiom):一傳十十傳百
發音(Pronunciation):yī chuán shí, shí chuán bǎ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信息或傳聞傳播迅速,從一個人傳給十個人,再由這十個人傳給一百個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信息傳播的快速和廣泛。當一個人得到一條消息或傳聞時,他很快地將其傳遞給十個人,然后這十個人又將消息傳遞給一百個人。這種傳播方式使得信息可以在短時間內迅速傳遍整個社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消息或傳聞在社會中快速傳播的情況。可以用于描述社交媒體上的信息傳播、新聞報道的影響力以及口耳相傳的傳聞等情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傳說故事《左傳》。故事中,晉國的國君問他的大臣曹沫:“你聽說了什么消息嗎?”曹沫回答說:“我聽說一人告訴了十人,十人又告訴了百人。”這個故事形象地描繪了信息傳播的快速和廣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兩個部分組成,第一個部分是“一傳十”(information spreads from one person to ten people),第二個部分是“十傳百”(information spreads from ten people to one hundred people)。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謠言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在整個城市里傳開了。
2. 這個新聞一傳十十傳百,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這個成語與信息傳播的圖像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站在中心,向十個方向傳遞信息,然后這十個人又向各自的方向傳遞信息,形成一個擴散的圖案。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信息傳播相關的成語,如“言傳身教”、“紙上談兵”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告訴了我的十個同學,然后他們又告訴了一百個同學,我們班的秘密很快就傳遍了整個學校。
2. 初中生:我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條消息,結果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有很多人知道了。
3. 高中生:這個新聞一傳十十傳百,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熱議。
4. 大學生:我們的研究成果一傳十十傳百,受到了學術界的關注和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