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桐
基本解釋
(1).指琴。古人削桐為琴,練絲為弦,故稱。《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若夫治國家而弭人民,又何為乎絲桐之間?” 漢 王粲 《七哀詩》:“絲桐感人情,為我發(fā)悲音。” 唐 高適 《陪竇侍御靈云南亭宴詩》:“絲桐徐奏,林木更爽。” 明 高濂 《玉簪記·琴挑》:“夜色新涼,故爾操弄絲桐,少寄岑寂。”
(2).指樂曲。 宋 賀鑄 《羅敷歌》詞之四:“自憐 楚 客悲秋思,難寫絲桐,目斷書鴻,平淡江山落照中。”
成語(Idiom):絲桐
發(fā)音(Pronunciation):sī tó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言辭婉麗動人,音樂優(yōu)美動聽。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絲桐是由中國古代樂器“絲”和“桐”組成的成語。絲指的是古代的弦樂器,桐指的是古代的管樂器。絲桐的基本含義是指言辭或音樂優(yōu)美動聽,給人以美好的感受。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絲桐一詞常用于形容詩文、音樂等具有優(yōu)美、動人的藝術作品。也可以用來形容言辭或語言表達優(yōu)美動聽,給人以愉悅的感受。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來夸獎別人的演講或文章寫得很好,也可以用來形容一段動聽的音樂。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絲桐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詩經(jīng)·大雅·絲桐》中,表達了對音樂美的追求和贊美。后來,這個成語被用來形容其他藝術作品或文辭的美感。絲桐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音樂文化。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絲桐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絲”和“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真是絲桐之音,讓人陶醉其中。
2. 這首歌曲的旋律真是絲桐動人,令人難以忘懷。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絲桐”聯(lián)想為一個音樂家在演奏美妙的音樂,用絲和桐兩種樂器組成的樂曲。這樣可以幫助記憶絲桐一詞的基本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中國古代音樂文化和樂器的知識,可以進一步深入學習。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她的琴聲真是絲桐之音,讓人陶醉其中。
2. 初中生:這首歌曲的旋律真是絲桐動人,我一聽就喜歡上了。
3. 高中生:他的演講真是絲桐之音,充滿了感染力和藝術美感。
4. 大學生:在音樂會上,樂團演奏的樂曲真是絲桐,讓人沉浸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