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雩
基本解釋
《論語·先進》:“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 沂 ,風乎舞雩,詠而歸。” 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浴乎 沂水 之上,風涼於舞雩之下,歌詠先王之道而歸夫子之門。”后即借“風雩”表示不愿仕宦之志。 明 何景明 《送闕郡博》詩:“石磬古堂時自發,風雩春服暮同歸。城中往來多冠蓋,名教無言樂地稀?!?明 唐順之 《重修宜興縣學記》:“蓋 孔 門諸子嘗言志矣。 點 獨不愿仕也,浴 沂 風雩、鼓瑟詠歌以適其意?!?/p>
成語(Idiom):風雩(fēng yú)
發音(Pronunciation):fēng y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風勢猛烈,雨勢大。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風雩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風勢猛烈,雨勢大的情況。這個成語的意思是風勢猛烈,雨勢大,形容天氣異常惡劣。它可以用來形容大風暴、暴雨等惡劣天氣的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風雩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惡劣的天氣狀況,可以用在天氣預報、描述自然災害、風暴等場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風雩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詩經·小雅·風雩》一篇。這篇詩描繪了一個風暴來臨的景象,形容了風勢猛烈,雨勢大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風雩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風”表示風勢猛烈,“雩”表示雨勢大。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今天下午突然風雩大作,大家都趕緊回家避雨。
2. 昨晚的風雩讓許多樹木倒塌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風雩這個成語??梢韵胂笞约涸诖箫L雨中奮力前行的場景,將這個畫面與成語聯系起來,有助于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還可以學習其他與天氣相關的成語,比如“雷電交加”、“風和日麗”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今天的風雩讓我害怕,我趕緊回家躲雨了。
2. 初中生:昨天晚上的風雩把我們的花園都給刮亂了,真是太可怕了。
3. 高中生:風雩之下,人們紛紛躲避,街道上一片狼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