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忍無可忍
發音(Pronunciation):rěn wú kě rě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無法再忍受下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忍,忍耐;無可,沒有可以;忍無可忍,表示忍耐到極致,無法再忍受下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某種情況或行為已經達到極限,再也無法忍受。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范睢蔡澤列傳》中有一則故事。據說,戰國時期,齊國有兩位大夫范睢和蔡澤,他們因為政見不合而互相攻擊。一次,范睢前往齊國的都城臨淄,想要向齊國君主報告蔡澤的罪行。但是,蔡澤事先得知了范睢的計劃,派人在城門口等候,準備刺殺范睢。范睢被迫選擇了忍耐,他在城門前徘徊了一天一夜,最終還是沒有見到齊國君主。這時,他對自己說:“我已經忍無可忍了”,于是轉身離開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忍無可忍是一個由動詞“忍”和形容詞“無可”組成的固定短語,再加上“忍”這個動詞的反義詞“可”,形成了一個表示極限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這個公司的不公平待遇已經忍無可忍了,決定辭職。
2. 這個隊員的表現太差了,教練忍無可忍,決定將他換下場。
3. 這次的交通擁堵實在太嚴重了,大家都忍無可忍,紛紛選擇了其他交通方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忍無可忍”這個成語與一個人在等待時的忍耐形象聯系起來,想象范睢在城門前等待的情景,以此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學習其他與忍耐相關的成語,如“忍辱負重”、“忍氣吞聲”等。
2. 探索其他描述極限的成語,如“不可逆轉”、“無法回避”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8歲):我忍無可忍地等了好久,終于輪到我玩游戲了!
初中生(14歲):老師對我們的作業要求太嚴了,我們已經忍無可忍了。
高中生(17歲):這個班級的紀律太差了,我忍無可忍,決定轉學。
大學生(20歲):這個實習的工資太低了,我已經忍無可忍了,準備找一份更好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