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dōng bō xī liú ㄉㄨㄙ ㄅㄛ ㄒㄧ ㄌㄧㄨˊ東播西流(東播西流)
謂流落四方。 南朝 陳 徐陵 《在北齊與楊仆射書》:“又聞本朝王公,都人士女,風行雨散,東播西流。”亦作“ 東流西落 ”。 郭沫若 《雞之歸去來》:“再從 東京 一失業下來,只好成為放浪奴隸,東流西落地隨著有工做的地方向四處的鄉下移動。”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東播西流
成語(Idiom):東播西流
發音(Pronunciation):dōng bō xī li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信息、消息等從東方傳到西方,或者從一個地方傳到另一個地方,流傳廣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東播西流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用來形容信息、消息等從一個地方傳到另一個地方,或者從東方傳到西方,流傳得很廣泛。這個成語主要強調信息的傳播范圍廣泛,而不是具體的內容。它可以用來形容新聞、傳言、謠言等在社會上快速傳播的現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現代社會中,東播西流經常用來描述信息的傳播方式。可以用于描述新聞報道、社交媒體上的傳言、網絡熱點等現象。此外,這個成語也可以用來形容文化、思想、藝術等在不同地方傳播的現象。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考據,東播西流這個成語最早出自明代楊慎《滄浪詩話》:“東播西流,四方之士,皆稱其盛。”意指東方的消息傳到西方,四方的人都稱其盛大。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交通不便,信息傳播遠不如現代快速,所以一旦有重要消息傳到遠方,往往會引起廣泛關注和傳播。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東播西流是由“東”、“播”、“西”和“流”四個字組成的。其中,“東”和“西”表示方位,表示信息從東方到西方的傳播;“播”表示傳播;“流”表示廣泛流傳。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新聞一經發布,很快就東播西流,引起了全國的關注。
2. 這個綜藝節目的熱度很高,東播西流,傳遍了整個互聯網。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將“東”和“西”聯想到方位,表示信息的傳播方向。將“播”聯想到廣播、播放等詞語,表示信息的傳播方式。將“流”聯想到水流,表示信息的廣泛流傳。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信息傳播、新聞報道等話題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傳言止于智者”、“言傳身教”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上的好消息東播西流,全校的同學都知道了。
2. 初中生:社交媒體上的傳言東播西流,很多同學都在談論。
3. 高中生:這個新聞報道一經發布,很快就東播西流,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4. 大學生:這個研究成果在學術界東播西流,受到了很多學者的關注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