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穢
基本解釋
指 唐 王怡 、 姜晦 、 崔泰之 三個丑惡的人。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二:“ 王怡 為中丞,憲臺之穢; 姜晦 為掌選侍郎,吏部之穢; 崔泰之 為黃門侍郎,門下之穢,號為‘京師三穢’。”
成語(Idiom):三穢
發音(Pronunciation):sān hu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言行不正,道德敗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三穢是由“三”和“穢”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穢的意思是指不潔、不正派,而三則表示多個、嚴重的程度。三穢指的是人的言行不正,道德敗壞的程度非常嚴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三穢常用于批評某人的不道德行為,特別是在公眾場合或社會輿論中。可以用來形容那些貪污腐敗、無恥無德、言行不檢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三穢的故事起源于《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中的一個故事。故事中,平原君虞卿是一個貪圖享樂、不修身行的官員,他的言行不正,道德敗壞,被人們稱為“三穢”。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三穢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官員貪污受賄、縱容犯罪,真是三穢至極。
2. 他的言行舉止不檢,已經完全變成了三穢。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三污”相對比來記憶“三穢”的含義。三穢是指人的道德敗壞,而三污則指水、土、空氣的污染。可以用“三污”來聯想“三穢”,以此記憶兩者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道德觀念以及相關的成語和故事,如“君子之交淡如水”、“忠言逆耳利于行”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作弊行為真是三穢,我們應該向老師舉報他。
2. 初中生:那個學生不僅考試作弊,還欺負同學,真是三穢不堪。
3. 高中生:這個政府官員貪污受賄、濫用職權,他的行為已經達到了三穢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