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正
基本解釋
(1).古代掌火之官。《左傳·昭公二十九年》:“火正曰祝融。”《漢書·五行志上》:“古之火正,謂火官也,掌祭火星,行火政。”
(2).指仲夏。古以五行配四時,火旺于夏,故稱。 南朝 梁 庾肩吾 《團扇銘》:“炎隆火正,石鑠沙煎。” 清 徐昂發 《夏寒》詩:“奈何厥罰寒,憑陵當火正。”
(3).指 漢 朝。 南朝 宋 謝靈運 《撰征賦》:“系 列山 之洪緒,承火正之明光。”按, 南朝 宋武帝 劉裕 為 漢高祖 弟 劉交 之后。參見“ 火劉 ”。
成語(Idiom):火正
發音(Pronunciation):huǒ zhè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火焰旺盛、火勢猛烈。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火正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由“火”和“正”兩個字組成。火指火焰,正表示正常、正直之意。火正形容火焰旺盛、火勢猛烈。也可比喻事物發展勢頭迅猛、形勢強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火正多用于形容火勢旺盛的場合,如火災、火山噴發等。也可用來形容某種活動、現象或趨勢的發展勢頭迅猛,如“經濟火正”、“市場火正”。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火正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火災。在古代,火災是一種十分可怕的災害,火勢猛烈時往往難以控制,造成巨大的破壞和損失。因此,人們用“火正”來形容火焰旺盛,以表達火勢猛烈的意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火正是一個二字成語,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大火燃起,火勢火正,燒毀了整個村莊。
2. 這個項目的發展勢頭火正,將會帶動整個行業的發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火正這個成語。想象一個火焰旺盛的場景,火勢猛烈,形成一個火正的形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火正相關的成語,如“火燒眉毛”、“火上加油”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夏天的太陽真火正,曬得我出了好多汗。
2. 初中生:這個足球隊的表現太火正了,已經連勝十場了。
3. 高中生:這個新興行業的發展火正,前景非常可觀。
4. 大學生:這個創業項目的火正程度很高,吸引了很多投資人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