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褳
成語(Idiom):搭褳(dā líng)
發音(Pronunciation):dā lí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搭褳是指兩個人或物體相互依靠、互相支撐的狀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搭褳是由“搭”和“褳”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搭”表示相互依靠、相互支撐,“褳”則表示人或物體的兩端。搭褳形容兩個人或物體相互依靠,互相支撐的狀態,象征著團結互助、共同進步的精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搭褳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人們在面對困境時相互攙扶、共同努力的情景。也可以用來形容兩個人或物體相互依賴、互相支持的關系。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搭褳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僖公二十五年》一書中。故事講述了齊國的國君僖公因為遭受外敵的侵略,國家陷入了困境。當時,齊國的大夫孟嘗君擔心國家會被滅亡,于是他將自己的車搭在了僖公的車上,表示自己愿意與僖公共同面對困境,共同努力。這個故事象征著孟嘗君與僖公相互依靠、共同進退的精神,后來成為了搭褳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搭褳屬于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困難時刻,我們應該團結一致,搭褳前行。
2. 他們兩個人就像是搭褳的竹竿,互相支持,共同前進。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搭褳的發音“dā líng”聯想成“搭零”,表示兩個物體相互依靠、互相支撐的狀態。你可以想象兩根竹竿搭在一起,形成一個互相支撐的結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搭褳這個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與團結互助相關的成語,例如“眾志成城”、“同舟共濟”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要搭褳學習,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2. 初中生:班級里的同學們都很團結,像搭褳的竹竿一樣,互相支持,共同度過了困難的時刻。
3. 高中生:在備戰高考的過程中,我們要搭褳前行,互相鼓勵,共同取得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