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閾
基本解釋
(1).門檻。《漢書·王莽傳上》:“蓋聞母后之義,思不出乎門閾。”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三:“季父 薛監 來省, 盧 新婦出參,俟其去后,命水滌門閾, 薛監 知而大怒。”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二·家門喻》:“門閾內外兩界,喻義喻利。”
(2).指門口附近的地方。 李劼人 《死水微瀾》第二部分八:“眾皆發指,立罷擲李之戲。而集于教堂門閾,萬口同聲,哀其將小兒釋出,而洋鬼子不聽也。”
成語(Idiom):門閾(mén yù)
發音(Pronunciation):mén y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門檻,也比喻家門或機構的門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門閾是由“門”和“閾”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它的基本含義是指門檻,也可以指家門或機構的門口。在古代,門閾是家庭或機構的入口,象征著家庭的榮譽和機構的聲望。因此,門閾在成語中常常用來比喻家門或機構的門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門閾這個成語可以用在以下場景中:
1. 形容家門或機構的門口,表示家庭或機構的榮譽和聲望。
2. 比喻機構或組織的門檻,表示進入該機構或組織需要一定的條件或能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門閾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僖公二十五年》中。故事講述了一個叫孔子的學者在魯國門閾前等待拜見國君。孔子在門閾前等待的場景,被后人用來比喻進入某個機構或組織需要一定的條件或能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門閾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門”是名詞,“閾”是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機構的門閾很高,只有具備一定資質的人才能進入。
2. 他從小就立志要跨過家族的門閾,成為一名優秀的科學家。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門閾這個成語:
1. 將“門”和“閾”分開記憶,然后聯想“門”表示進入,而“閾”表示門檻。
2. 可以用一個圖像來代表門閾,如一個人站在門檻前等待進入的場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門閾這個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門可羅雀”、“門庭若市”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每天都要跨過家門的門閾去上學。
2. 初中生:進入這所學校的門閾需要通過一次考試。
3. 高中生:只有成績優秀的學生才能跨過這個大學的門閾。
4. 大學生:我希望能夠在畢業后跨過就業的門閾,找到一份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