玷闕
成語(Idiom):玷闕
發音(Pronunciation):diàn qu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用污點玷污了皇宮、官府等地方。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玷闕一詞源自古代中國,它是由“玷”和“闕”兩個字組成的。其中,“玷”意為玷污、玷辱,指被污點玷污;“闕”指皇宮、官府等地方。因此,“玷闕”形容皇宮、官府等地方被污點玷污,失去了原本的純潔和尊嚴。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皇宮、官府等地方遭受破壞、敗壞或受到不當影響的情況。也可用于比喻人的聲譽或名譽受到玷污和損害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玷闕”最早出現在《左傳·僖公十九年》中。當時,晉國的公子重耳被迫逃亡,來到楚國。楚國的國君楚莊王非常欣賞重耳,決定將重耳封為楚國的貴族。然而,重耳的妻子褒姒為了讓重耳回晉國奪取王位,私自與楚莊王發生了關系。當楚莊王知道真相后,感到非常憤怒和羞辱,他認為自己的宮殿已經被玷污,失去了原本的尊嚴和純潔,于是用“玷闕”來形容這種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玷闕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其中“玷”為動詞,意為玷污、玷辱;“闕”為賓語,指皇宮、官府等地方。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行為玷闕了他所在的公司的聲譽。
2. 這個政府的腐敗行為玷闕了整個國家的形象。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玷闕”與“玷污”的發音相互聯想,因為“玷闕”的意思就是被玷污。同時,可以想象皇宮、官府等地方被污點玷污的場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玷闕”相關的成語,如“玷污”、“玷辱”等,以加深對這個成語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明在畫寶寶的時候不小心弄臟了紙張,老師說他玷闕了畫紙的美麗。
2. 小學生:小明在班級里說了一些不好的話,同學們都覺得他玷闕了自己的名聲。
3. 初中生:這家公司的貪污行為玷闕了整個行業的形象,使得消費者對該行業產生了不信任感。
4. 高中生:政府官員的貪污腐敗行為玷闕了國家的聲譽,導致國際社會對我國的看法產生了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