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分田
基本解釋
唐 代按人口授田。每口人所受者,皆包含永業田二十畝,其余為口分田。如男丁受田百畝,其中二十畝為永業田,八十畝為口分田。《新唐書·食貨志一》:“凡庶人徙鄉及貧無以葬者,得賣永業田。自狹鄉而徙寬鄉者,得并賣口分田。”《唐律疏議·戶婚·賣口分田》:“諸賣口分田者,一畝笞十。二十畝加一等。罪止杖一百,地還本主,財沒不追。”參見“ 口分 ”。
成語(Idiom):口分田
發音(Pronunciation):kǒu fēn ti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口眾多,土地分散,無法集中耕種的情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口分田是指人口眾多,土地分散,無法集中耕種的情況。口指的是人口,分指的是分散,田指的是土地。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人口過多而土地有限的局面。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人口過多,土地有限的地區或情況。可以用于討論人口分布不均、農村生活條件艱苦等話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了這個成語的故事。在秦始皇統一六國后,他下令將土地重新分配給百姓。但是由于人口眾多,土地有限,無法滿足每個人的需求,于是就有了“口分田”的說法。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地區人口眾多,土地有限,處于口分田的狀態。
2. 由于人口過剩,我們村莊也出現了口分田的情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口分田”這個成語與人口過多、土地有限的情況聯系起來,形象地表示人口分散的狀況。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農村人口分布、土地利用等相關的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村莊人口太多了,沒有足夠的土地種田,就像是口分田一樣。
2. 初中生:人口眾多,土地有限,導致我們村莊陷入了口分田的境地。
3. 高中生:在人口過剩的情況下,村莊的土地分散,形成了口分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