胙土
成語(Idiom):胙土 (zuò tǔ)
發音(Pronunciation):zuò t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為人民做出貢獻,為社會做出犧牲。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胙土源自《左傳·僖公十四年》:“胙土而不祀,不亦遠乎!”胙土是指為國家、人民做出貢獻,為社會做出犧牲,但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和尊重。成語中的“胙”是指祭祀的一種儀式,而“土”則是指人民、社會。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了為社會付出辛勤努力,但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和尊重的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胙土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為社會、國家做出巨大貢獻卻沒有得到應有回報的情況。可以用來批評那些為社會付出了很多但沒有得到應有尊重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胙土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左傳》。當時,齊國的僖公在位期間,他的重臣顏斯為國家做出了很多貢獻,但卻沒有得到公正的待遇。僖公對此感到不滿,就用胙土來形容顏斯的境遇,表示自己對顏斯的不公正待遇感到遠離。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國家付出了一生,卻只得到了胙土的待遇。
2. 她默默無聞地為社會做出了巨大貢獻,卻始終被胙土對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胙土這個成語與為國家、社會做出貢獻卻沒有得到應有回報的情況聯系起來,形成記憶聯結。可以通過制作關聯圖或者編寫故事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顏斯在齊國的貢獻和僖公的治理方式,以及其他類似的成語,如“杯水車薪”、“孤軍奮戰”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每天都幫助同學們做作業,但卻沒有得到老師的表揚,真是胙土。
2. 初中生:為了班級的榮譽,他付出了很多努力,卻沒有得到應有的認可,真是胙土。
3. 高中生:他為社會做出了巨大貢獻,但卻被忽視了,真是胙土。
4. 大學生:他為科研事業默默奉獻,但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真是胙土。
5. 成年人:他為公司付出了十年的青春,卻沒有得到升職的機會,真是胙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