跖顏
成語(Idiom):跖顏
發音(Pronunciation):zhí y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臉上貼著鞋子,形容極為卑賤、受辱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跖顏是由“跖”和“顏”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跖”指腳掌的底部,“顏”指臉。成語中的“跖顏”形象地描繪了一個人臉上貼著鞋子的情景,用來比喻一個人極為卑賤、受辱的樣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跖顏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在社會地位、尊嚴或榮譽上遭受極大的侮辱或屈辱的情況。可以用于描述某人受到羞辱、被人輕視或被迫屈服的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外物》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春秋時期,齊國有一個名叫頃襄的人,他的形象丑陋而卑賤。有一天,他在路上遇到了孔子,孔子看到他后立即轉身離去,而不與他交談。這讓頃襄非常受傷,他感到自己的卑賤和丑陋讓孔子厭惡。于是,他決定用跖顏這個成語來形容自己的卑賤和受辱。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跖顏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跖”是動詞,“顏”是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受盡了跖顏之辱,但他依然堅持自己的夢想。
2. 雖然他身份低微,但他從不屈服于跖顏之辱。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形象聯想來記憶跖顏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臉上貼著一雙鞋子,這樣的畫面會讓人感到非常卑賤和受辱,從而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了解成語的起源和使用場景,以及在不同語境中的靈活運用。同時,也可以學習其他與跖顏意義相近的成語,如“卑躬屈膝”、“垂頭喪氣”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因為考試不及格被老師批評得跖顏。
2. 初中生:他在班級里受到了同學們的跖顏,但他依然努力學習。
3. 高中生:面對困難和挑戰,我們不能跖顏,要勇敢面對并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