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孽
基本解釋
同“ 口業 ”。《紅樓夢》第一二○回:“所以 崔鶯 蘇小 ,無非仙子塵心; 宋玉 相如 ,大是文人口孽。” 吳梅 《讀尤西堂鈞天樂樂府》詩:“文人口孽在詞章,暮雨瀟瀟午夢堂。” 張天翼 《脊背與奶子》:“鎮上的人大家都談著一個新聞: 任三嫂 在 莊溪 。‘是不是她野老公那里?’‘唔,還生了一個女兒哩,’低聲說。仿佛一說得大點兒就造了口孽似的。”參見“ 口業 ”。
成語(Idiom):口孽
發音(Pronunciation):kǒu ni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語言言辭不當,說出傷人的話。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口孽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人說話不經思考,隨意傷害他人的行為。它強調了言辭的傷害性,警示人們要慎重選擇自己的言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口孽多用于形容人說話刻薄、惡意攻擊他人的行為。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場合,例如在家庭、學校、工作場所、社交聚會等地方。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沒有明確的故事起源記錄,但這個成語的含義和用法在古代文學作品中經常出現,說明人們早在古代就深刻認識到了言辭的傷害性。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口孽”由兩個字組成,第一個字“口”表示嘴巴,第二個字“孽”表示罪惡。結合在一起,形象地描述了說話傷人的行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說話總是口孽,不顧及他人的感受。
2. 小明的朋友因為他的口孽話而離開了他。
3. 母親常教育孩子要懂得尊重他人,不要說口孽的話。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張開大嘴說話,但嘴巴里卻是黑色的煙霧,象征著傷害他人的言辭。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口孽這個成語的同時,也可以學習其他與言辭相關的成語,例如“言猶在耳”、“言之鑿鑿”等。這些成語都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運用語言。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明說了口孽的話,傷害了小紅的感情。
2. 小學生:我們應該避免說口孽的話,要學會友好相處。
3. 中學生:班級里有些同學常常說口孽的話,我們應該共同努力營造一個和諧的氛圍。
4. 大學生:大學生應該學會正確表達自己的觀點,而不是用口孽的方式攻擊他人。
5. 成年人:作為成年人,我們要對自己的言辭負責,不說口孽的話,尊重他人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