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弟子
基本解釋
指 孟子 的弟子 公孫丑 、 孟仲子 、 公都子 、 陳臻 、 高子 、 徐辟 、 樂正子 、 咸丘蒙 、 孟季子 、 陳代 、 彭更 、 萬章 、 屋廬子 、 告子 、 桃應 、 充虞 、 周霄 十七人。參閱 明 張九韶 《群書拾唾》。
成語(Idiom):十七弟子
發音(Pronunciation):shí qī dì z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同一位師傅所教的十七個學生或弟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十七弟子是指同一位師傅所教的十七個學生或弟子。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師徒關系中的學生數量,暗示了師傅教育眾多學生的辛勤和付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一個師傅教育了許多學生或弟子的情況,強調師傅的教育成就和學生數量的多少。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傳說。相傳,有一位名叫鄭虔的大醫師,他非常擅長醫術,有很多學生。這些學生都非常聰明,學習成績優秀,因此被稱為十七弟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十七弟子”的結構是“數字+弟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那位大師培養了十七弟子,他們都成為了很有名的畫家。
2. 這位教授有十七弟子,他們在學術界都有很高的聲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十七弟子”成語與一個師傅教育的學生數量聯系起來。想象一位師傅教育了十七個學生,師傅辛勤的教育付出和學生數量的多少,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中國古代的師徒文化和傳統教育制度,了解師傅與弟子之間的關系以及師傅的責任和義務。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老師有十七個弟子,他們都非常聽話。
2. 初中生:那位名師培養了十七個弟子,他們在各自的領域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3. 高中生:這位教授有十七個弟子,他們都成為了知名學者和科學家。